在这种困境中,张亮坚持推出了名山这个奶粉新品牌,以期在低谷时获得原来三鹿占据的中低端市场。为了做新品牌,圣元在央视黄金频道做了2亿多元的推广。
除了这三大决策外,张亮将一部分钱投到了后台系统的改造上。张亮认为正是因为以前在市场上的存货如此之大,才进一步加剧了圣元的召回损失。张亮引入了经销商后台管理系统,培养经销商根据月底的库存来确定下月的发货,这样不仅使市场上的货品保持新鲜,也减少了圣元的库 存。
正是这三大投资决策,使圣元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的一年多时间后,慢慢开始显现出复元的迹象。现在,圣元的销售已经恢复了其高峰期的80%,市场占有率从3%恢复到7%;名山在推出一年后,目前年收入接近两亿人民币,这在乳品行业里也算是少有的优秀个案了。
伴随着圣元的恢复,张亮打算逐步重启他的“婴幼儿营养专家”梦,圣元设在青岛的专业营养研究制造中心已经启动,孕妇检测中心开始大面积在一、二线城市启动,儿童营养棒项目也如期展开。
(《创业家》调研助理肖敏霞、记者白明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在陷阱里学习
这可是昔日的IPO明星们亲身体验来的经验教训
投资哲学一:
“把握融资的节奏”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常识,那就是钱融得越多越好,但多数公司恰恰是被无目的钱冲击并拖跨的。并不是一次要融来所有的钱,关键是融资节奏与企业发展规划相匹配。有计划的钱来了,会将公司带入管理层希望的秩序中,会持续增加公司的竞争力;而无目标的钱来了,会将公司冲撞到管理层不可控制的轨道上去,会让公司死得更快。
投资哲学二:
“你不会被饿死,但会被撑死”
创始人对机会要保持一定的理性和克制,很多公司是撑死的,不是饿死的。经纬创投张颖发现,如果对一些收购案例回过头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收购行动太快的公司,在后来都会做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吃进去再吐出来。两个最著名的激进派收购狂人百丽和分众传媒都有过这样的回头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