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亿砸向创业板50家公司:大佬告你怎么花(3)

王朝互联网·作者佚名  2010-03-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四、这些钱不可能在一两年之内花出去,如何让这些钱保值、增值。已经有一大堆围绕这些钱如何投资的财务机构登门而来,抗拒这些诱惑需要创始人的定力和智慧。

……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哪里?他们能够向谁求解?当我们试图寻找可操作的方法时,我们发现对于创始人来讲,这是一段注定孤独的行程。

因为任何两个企业之间根本没有相同的投资情境,怎么规划自己的投资步骤,创始人必须自行判断。

但这不应该是一段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惊险游戏。

那些在A股、香港市场及纳斯达克上市的明星公司创始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钱应该投到哪些方向去,需要我们回归常识;而接下来你的投资会经历怎样的节奏和轨迹,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二是创始人的风格。

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内,如何对待这笔钱,如何花好这笔钱,将检验出这批创业板公司谁是龙种,谁又是跳蚤。

投资的关键问题

在历时两个月的采访中,我们搜集了很多上市公司创始人的投资故事,在总结整理这些投资故事的脉络时我们发现:拨开各种繁华表象,投资归根结底是一个传统甚至老套的、对常识回归的故事,关键问题还是:主业竞争力、总部基地及抗拒诱惑。

尽管这些投资方向看起来更像是常识,但每一次决定都是在争论、非议甚至挑战常识的情形下做出的。

“主业怎么投”

用友软件是中国股市最早的超募明星之一。2001年用友软件在A股上市,在股市徘徊于2000点时,用友软件发行时的市盈率高达64倍,融资8亿人民币,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其上市案例一度被商学院、资本市场称为“神 话”。

2010年初在接受《创业家》采访时,用友集团创始人王文京将用友上市之后的投资结构总结为三层战略:第一层也是最核心的一层是加大主业竞争力。王解释说,主业竞争力包括三个层 面:

一是已有主业的规模和核心能力的建设。IPO之后,多数公司都会扩张其服务网络,加大其产品的研发投入,并进一步推广品牌等;

二是主业的转型,这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面对的。上市后用友发现企业财务软件市场毕竟空间有限,他们必须从原来的财务软件领域扩张至ERP、企业管理等领域。利用上市融来的钱,用友以最快的速度在制造业ERP领域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如果没有上市,只能按照原来的节奏,那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15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