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后,如家第二次融资,这次融资如家同样目标明晰。一来帮助老股东卖股,二是当时的股价PE很高,这个时候融资最划算,三是如家计划次年再开200多家店,需要这笔资金支 持。
如家第三次融资是2007年底发行的1.5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其时美国次级债危机迹象开始显现,孙坚判断将来融资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必须早一点筹备后来开店需要的资金,他认为该出手的时候到了。这笔资金不仅为如家过冬储存了弹药,两年后买回时还帮助如家赢利了,“融资是战略战术的结合,战略是对市场的判断,战术是你选择什么方式。”
但孙坚也承认,推崇精算的如家也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如此准确无误。2009年上半年携程投资如家5000万美元,今天来看,如家引进这笔投资并不划算,但是如家有自己的实际考虑,10月底它有笔可转换债赎回的可能,同时自己还要还债。孙坚说,可能有些人愿意再等等看看,采取冒险的财务策略,但是如家不会,“冒险可能你能成两次,但败一次就完了。”这次融资价格并不合适,但它保持了如家的稳健,他们还是做了。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很清晰,8个月后如家股价一路上涨了400%多。
除了擅长把握融资节奏,孙坚将如家90%的钱用在了规模扩张上,另外10%用在后台管理系统、运行系统的建设上,“大比例的钱一定要用在为你创造财富的事情上”。
孙坚提醒创业家,花钱其实是个管理的问题,当你战略目标清晰,对你的管理有信心时,你就很清楚自己的钱应该花到哪里去。“如家为什么选择进入二、三线城市,一是我们判断二、三线城市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二是当时经济型酒店投资很盲目,一线城市租金远远失去理智;三是我们相信我们的管理系统可以支撑全国性扩张。”
在总结如家的投资心得时,孙坚强调要学会专注,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是不为所动的、对一种枯燥简单动作的反复坚持 。“创业时期总是没钱,最可怕的是突然有太多钱,会做坏事,会分散了自己的精力,这是拿钱后特别小心的地方。中国市场有时候不在乎拿钱后资金的使用,反而会鼓励你做多元化投资,但企业不是神,你出色的只是一个角度,不可能全方位。”他说,“一个不够专业的公司运作一大笔钱实际上风险很大,赚到的也是运气钱,如果放在三十年里来看,这种方式一定是失败的。”
孙坚对自己的品牌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刚刚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后,营业收入和利润都达到了如家历史的最高点。金融危机之下,扩张中的如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利润增长,借助这次危机它再一次拉大了与同行的距离,稳固了自己的领导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