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007ter 1943 年 2 月开始装备一线部队,比亚乔 P.XIX 引擎带来了性能的提升。图为加油中的
Z.1007ter,全靠手摇泵输油
轰炸机数量的严重不足迫使意大利空军行动指挥部重新编制部队。1943 年 5 月 28
日,一个新的轰炸机集群在佩鲁贾(Perugia)成立,其顶头上司是维吉里奥•里格罗内将军(Gen. Virgilio Rigolone),直接归第三航空军管辖。每一个装备
Z.1007
的联队抽出一个大队归属新的轰炸机集群,其余部队则撤到后方机场训练飞行员并等待新补充的飞机。同时,行动指挥部取消了西西里轰炸机司令部,四个补充训练大队(II,III,IV
和 XIV 大队)外加成立仅仅两个月的莱切(Lecce)轰炸机训练本部(辖下两个飞行单位,分别装备 18 架 Z.1007 和 18 架
SM.84)。第 28,86,88 和 106 大队集中到佩鲁贾(Perugia),而第 27,50,95 和 107
大队则作为二线或训练部队。实际上,1943 年 7 月 8 日第 47 联队 107
大队已经转移到了维琴察(Vicenza),其手中共有八架 Z.1007bis,但却只有三个机组,其它的 38
名飞行员都是正在训练中的新手。
1943 年 6 月 13
日,空军工程部门的多梅尼科•科西上校(Col. Domenico Cosci)在对佩鲁贾(Perugia)基地轰炸机部队的视察中发现,此地
26 架 Z.1007
中的大多数虽然还可以飞,但已经不能继续担任战斗任务了。这些飞机的机翼和引擎舱连接处的固定装置已经松动,起因于材质采用晾晒不足的木材,而且过度使用。而这又引起了飞行控制面的震动问题和性能的下降。科西总结到,只有在当地维修车间经过仔细的检查后,这批飞机才可以再度投入战场。另外,一架全新的
Z.1007bis(编号 MM.24782)被发现缺少必要的设备,如废气排气消焰管,OMI 陀螺,Patin
陀螺罗盘,转发器,轰炸瞄准具,空速管加热设备和无线电侧向仪显示器等。6 月 11
日,空军参谋部要求为中央引擎安装一个单独的发电机和紧急调谐所有的西门子-普丁(Siemens-Putin)自动侧向仪。毫不令人惊奇,而这时,盟军正动用全部的海空力量对意大利本土展开攻击,意大利空军轰炸机部队的集中出动只能在夜间由单独的飞机或小编队完成。
装备的严重短缺也对士气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就像参谋总长里诺•科索•福吉埃将军(Gen. Rino Corso Fougier)在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