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 31 架生产型 F4U-1(BuNo 02183)在 NACA
测试,外观最主要的改动是座舱后移了

尾起落架与着舰钩合为一体1941 年 2 月,飞机通过验收。之后的 3 月和 4 月里军方和公司一直在反复协调和还价,6 月 30 日终于签订了 584
架的首批生产协议,编号 F4U 的第二代海盗即将横空出世。如果这一切都是发生在 38
年,海盗肯定会以小批量慢慢生产。因为钱斯沃特把性能放在第一位,生产复杂性放在第二,光是那个倒海鸥翼的结构就要花费数千工时!还有对机身的精细加工抛光,最大程度的减小寄生阻力,此外还大量运用浇铸部件。但
1941
年的国际形势每天都在变化,一切都不一样了:欧洲或者是彻底沦入轴心国的控制,或者爆发全面战争;日本正在向亚洲大陆到处进军,美国早晚要放弃孤立,卷入这场覆盖全球的战争风暴。在这种战时条件下,海盗的生产完全不用考虑复杂性带来的成本问题,并且还要快速大批的生产出来。(洛克希德公司的
P-38 闪电式战斗机也是如此,赶上了开战的好时光。)1942 年 6 月 25 日,第一架量产型的 F4U-1(航空局编号
02153)完成试飞,这些正式型号开始的 F4U-1 发动机采用 R-2800-8(B),起飞时就可以提供 2,000
马力。可以使飞机的海平面爬升速度达到每分钟 3,000 英尺,升限 37,000 英尺,最大速度在 2 万英尺达到 415
英里。此时光是钱斯沃特的生产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海军和陆战队的需求,另外两家飞机制造厂也获得了生产许可,他们是布鲁斯特公司和固特异公司,但在正式开始生产之前,消化技术和准备生产线大概需要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