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无敌——沃特 F4U 战斗机(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沃特公司创始人 Chance Milton Vought1938 年 2 月 1 日,海军航空局开始招标,要求得到一种新型的高空、高速舰载战斗机,要求失速速度不得低于每小时 70

英里,而航程要达到 1,000

英里以上。这里顺便交待一下,在那个年代,美国海航和陆航对军用发动机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液冷发动机的好处是体积小,但是液冷系统本身增加了维护的复杂性,而且在战斗中只要液冷装置受损,引擎就会在短时间停转,从而使飞机失去战斗力。海航认为,发动机的可靠性对于海上飞行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空冷发动机;而陆航则认为,驱逐机(战斗机的前身)的速度是最重要的,正面体积较小的液冷发动机可以保障飞机整体流线的外形,从而取得更高的速度。其实陆航此时也有一些机型在使用空冷发动机(如波音公司的

P-26,塞维尔斯基公司的

P-35,寇蒂斯公司的

P-36),但随着阿立逊公司 V-1710 液冷发动机的问世,美国陆航的主力战斗机几乎全部采用这种引擎(如

P-38、P-39、P-40,实际上,此时在洛克希德公司和寇蒂斯公司内部,也有技术人员试着把空冷引擎装上

P-38 和 P-40 的。一架使用 R-1830 发动机的 P-40B 曾经在 22,000 英尺达到 389mph

的高速,远远超过标准型号的 350mph)。此时共和公司的雷电尚未问世,同样采用 R-2800 的

P-47J

将是陆航速度最高的飞机。实际上,采用气冷发动机的飞机只要配合良好的引擎盖形状,完全可以利用喷出的高温热空气产生更大的推力,从某种程度上抵消正面截面积大造成的阻力。此时还没有人能预见,液冷发动机仅仅只在二战中昙花一现,尽管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液冷和空冷发动机最终都将被涡轮所取代,但至少在战后

15 年内空冷发动机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越南战争依然活跃在一线。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頁/共3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