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战争代价,美日双方的战机残骸在岛上随处可见
在海盗登场前,最强大的战斗机是
P-38,这种飞机造价高昂,结构复杂,可靠性高,航程远,可以掩护轰炸机前往布干维尔,但只有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手中才是无敌利器;P-39
和 P-400 在 15,000 英尺以下是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油料少航程短,无法有效拦截通常在 2 万英尺高度飞行的日军轰炸机;陆军的
P-40 作为防空战斗机使用,这是一种相当强大但一直被低估的战斗机,综合性能高于日本的零式
21
型。虽然在战争初期,在东南太平洋战区这种战斗机的表现并不突出,但这都是错误的战术导致!在和平年代的训练中美国飞行员学到的都是一战中那种低空缠斗打法,这恰恰是零式擅长的。实际上,P-40B
的最大平飞速度比零式 21 型高出 40mph,俯冲速度高出 130mph,翻滚率更是零式的 3 倍。到 43
年,美国飞行员对日军的战术和飞机性能已经很了解,一旦被零式或者飞燕咬尾,马上做个破 S
降低高度,然后根据情况判断是俯冲脱离战斗,还是急速爬升重新获得高度继续战斗;海军和陆战队的 F4F
就没这么方便了,一直以来海军的飞机由于发动机功率不足,无法像陆军战斗机那样运用 B&Z 战术,除了理论上 F4F
的俯冲速度稍稍高于零式外(其实野猫在俯冲时的加速很慢,常常在获得足够速度前就被击落了),其他不管是垂直还是水平方向的性能都有所逊色,但它因此只能用战术配合来对抗优势的敌机。其中最成功的就是萨基剪,根据发明者
VF-3 中队长萨基少校(John Smith Thach)命名的一种双机配合战术。两架战斗机并肩飞行,当敌机攻击其中一架飞机时,另一架飞机立即向这个方向切入,用偏差射击攻击敌机,这种掩护是相互的,特别是在这样的双机编队被优势数量的敌机追尾攻击时最为有效。但萨基剪是一种仅供海军和陆战队飞行员使用的纯防御性的机动战术,陆军的
P-40、P-38 和后来的 P-47 都有良好的俯冲性能和侧向横滚能力,可以随时用破 S
摆脱咬尾的敌机,所以陆军坚持自己的四机松散编队和 B&Z 战术。而在萨基少校回到本土推广他的技术之前,F4F 头号王牌福斯少校(Joe
Foss,26
次胜利)有另外一套做法:如果被咬尾,那么就在对方射击前,突然缩小油门,有意识的减速,侧滑,或者干脆将机头左右乱甩,让日本人一下子冲到前面去。当然福斯是大王牌才可以这么做的——他有这个技术,格鲁曼野猫在低速和俯冲时操作手感都很沉重,远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