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和式机体表面受到气动加热的严重影响,巡航时,机头最高温度达到 127 度,风挡玻璃热得烫手
协和式的速度为
M2.02,这是由铝合金结构的耐温极限所决定的,速度更高的话,气动加热更加严重,需要用沉重的不锈钢或者天价的钛合金了。英国在早期制造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客机“彗星”式的时候,吃了金属疲劳的大亏,接连摔了好几架。协和式在起飞加速时,机体表面升温;飞入高空寒冷大气时,机体表面降温;加速冲过音障时,机体表面再次加温;减速下降过程则反一反。这样一来,协和式每次飞行都要经过两个升温-降温循环,金属疲劳的问题不容小视,英国为此花了极大的功夫解决。事实上,协和式的机体在超音速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将拉长
300
毫米,热胀间隙最大的地方是随机工程师的工作台和舱壁之间,所以所有协和式在退役前的最后一次飞行中,随机工程师都把自己的帽子放在这个缝隙里,到地面冷却后,帽子就永久性地夹住了,成为所有今天在航空博物馆里的协和式的一个共同的特色,好像一个不成文的传统一样。西雅图航空博物馆里的这个帽子被一个小偷用刀割下来,结果博物馆广出公告,保证不追究,小偷才把帽子还了回来。
气动加热的问题不仅在机体,超音速飞行的时候,座舱风挡玻璃热得烫手。另外一个问题是飞机的涂装。所有协和式都是洁白的涂装,这不是偶然的,这是用来保护铝蒙皮的。唯一例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