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改后的 E-4,机翼有 3 个翼刀
1955 年,E-4 在试验过程中不断修改,取消翼下的一个大翼刀,发动机由 RD-9I 型改为 RD-9E。修改后的 E-4 于 1956 年 9 月 5
日首飞。1955 年在 E-4 试飞过程中就为制造另一架飞机奠定了基础,人们认为这是第二架 E-4,实际上却是按另一个三角翼歼击机方案 E-5
制造的。该机一开始就装修改过的机翼,机翼前缘后掠角为 57º,上表面装三个小翼刀。这架 E-5 装 AM-11
发动机于 1956 年 9 月 1 日首次飞行,试飞结果表明,该机飞行性能良好,三角翼歼击机首次速度达到 1,970 公里/小时,实用升限达到 17,600
米,爬升速度比 E-2 高得多,在 16 分钟内可爬升到 5,000 米、起飞重量不大,仅 4,443 千克。在试飞阶段,设计师、试飞员和军方人士均相信,E-5
定会很快投入批生产,并在试飞阶段就正式定名为米格-21,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该机又进行长达 3 年修改、试验,再修改再试验,才送到批生产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