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图
9 月 11 日,在进行第 40 次试飞时,在飞行研究院机场东南 60 公里(茹可夫斯基城南 15
公里)处,发生了毁机事故。由于第六级压气机损坏,发动机开始喘振,最后发动机停车,飞机减速,井出现无法排除的侧向振动。接着,飞机失去控制,在 8,000
米高空,莫索洛夫以头如下的姿态弹离飞机,E-8 成了莫索洛夫试飞生涯中试飞的最后一个机型,他一生为米格-21 各型飞机的调试和试飞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努力。
当年夏天,第二架原型机 E-8-2 已完成了试飞前的各项准备。6 月 29 日,由
A.菲多托夫驾驶完成首飞,到 9 月 4 日,已完成了发动机调整、挂 K-13 导弹的飞行性能和对减稳装置抖振研究共进行 13
次试飞。由于第一架原型机失事,第二架原型机的试飞亦暂停。经过一段时间对各种异常现象分析研究后,加上缺少可靠的发动机,这一改进计划也就告终。
从 E-8 的试飞中获得了一些实用数据:飞机空重的 6,800 千克,飞行重量
8,000~8,200 千克,最大平飞速度 2,230 公里/小时(E-8-1 在 14,750 米高空)或 2,045 公里/小时(E-8-2 在
15,000 米高空),实用升限 20,300 米(E-8-1)或 19,650 米(E-8-2),加力起飞滑跑距离 835 米,开阻力伞的着陆滑跑距离
800~900 米。
“23-31”空中试验台
下一个改型机是“23-31”,有的报刊把它称为米格-21PD,但是叫这种型号的飞机从未有过,在
21 系列中,前者有时又叫 92 号机。“23-31”也是机型代号。23
系列有多种改型,“23-01”是装升力发动机的三角翼机,”23-11”是采用变后掠翼的歼击机,“23-31”则是对由两台 RD36-35
升力发动机构成的辅助动力装置进行调试的空中试验台。
P.柯列索夫设计局设计的升力发动机推力 2,350
千牛,用于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也能。装升力发动机的原型飞机是在米格-21PFM 基础上改装而成的,机身加长了 1
米,并把座舱至尾翼一段加粗,内装升力发动机。两台升力发动机前后排列,但略向前倾。升力发动机舱顶部有舱盖,起飞着陆时舱盖打开,让空气流入升力发动机,腹部开有升力发动机排气的专用喷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