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9 设计了波音 117 型机翼,全长 43.15 米,翼面积 161.25 平方米。为了解决起降升力问题,117
型机翼后缘设置了一组富勒襟翼,当襟翼全部展开时,全部翼面积可增大
20%,有着很好的低速操控性,襟翼收起后,机翼阻力很低,可以达到较高的巡航速度。随后波音将四分之一尺寸的 B-29
机翼安装在一架仙童(Fairchild)PT-19 教练机(序列号 41-20531)上进行试飞,结果令人满意。

波音将四分之一尺寸的 B-29 机翼安装在一架仙童(Fairchild)PT-19 教练机(序列号
41-20531)上进行试飞
波音还修改了 Model345 的设计,将机翼内侧发动机舱后段延长伸出机翼后缘,增加了襟翼效率。波音 117
型机翼的两个翼梁是用整块铝冷挤压成型,成为是当时世界最大和最重的整体翼梁,在进行结构破坏测试时,压力增加到 136 吨时机翼才断裂。
另外对 Model345 的气动改进就是将前机身从 28.35 米延长到 29.9 米,并将机头外形改为球形,垂尾根部向前延伸以增进安定性。
由于 B-29 的作战飞行高度通常接近万米,外界气温为零下 50
度,再加上全增压乘员舱设计,无法使用人操炮塔,所以采用了遥控炮塔系统。原型机机身上一共安装了 5
个炮塔,机身背部前后各一个,腹部前后各一个,最后一个是尾炮塔,每个炮塔装备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