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大陆航空公司(Continental Air Line)的丹佛改装中心进行改装,基本上每架飞机在后部乘员舱的后下方都安装了一组 6 部照相机,其中 3 部
K-17B、两部 K-22 和一部 K-18 照相机。照相机通过后机身底部和侧面开的取景窗口取景,领航员兼任摄像师,通过投弹手舱位的一具改进过的 B-3
偏流计照相。

F-13A,注意后机身的照相窗口
F-13A 后来又在后弹舱内安装了半永久性油箱,前弹舱内则可以挂载照相闪光弹或者用以容纳附加胶卷或相机。保留了所有的防御武器,标准的机组编制是 11
人,其中包括一名照相机械师,负责在飞行中维护和操作照相系统。
1944 年 10 月 13 日,首架 F-13A“东京玫瑰”号(Tokyo
Rose)抵达塞班,并在同一天执行了对东京的侦察任务。这次的侦察为以后对日本首都的空袭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第 1 和第 3 照相侦察中队的 F-13A
部署在中国和马里亚纳群岛直到战争结束。战争结束后,许多的 F-13A 拆除了除尾部机枪外的自卫武器。1948 年,新成立的美国空军将 F-13A 的型号重新改为
RB-29(B-29 改装)和 RB-29A(B-29A 改装)。朝鲜战争中,部署在横田机场的第 91 战略侦察中队 RB-29(和一部分
RB-50)再一次执行了超远程侦察任务。朝鲜战争中美国空军的最后一次任务是第 91 中队的 RB-29A 对北朝鲜航空基地的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