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史迪威与蒋介石夫妇 右:陈纳德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农业国,战争急需的重要物资如飞机、汽车、汽油等均需进口,维持国际交通线至关重要。正是看到中国这个致命弱点,侵华日军向来把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当作战略重点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整个东部、南部沿海和桂越、滇越国际交通线已处于日军控制之下;北部邻国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前期是援华的主要国家,但自苏德战争爆发后,自身处境困难,因而基本停止了对华援助与对华军火贸易。1941
年 12 月 8 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一路指向珍珠港,一路指向东南亚。进攻东南亚的日军由泰国北上,于 1942 年 5
月攻陷缅甸以及中国云南怒江以西地区,切断了中国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滇缅路。由于所有的陆路海路通道都以被切断,所有物资的运输都需要通过空运,陆军参谋长乔治.C.马歇尔将军完全明白此间巨大棘手的补给问题,并担心会影响到欧洲战事。不过罗斯福总统坚持建议派
300 架轰炸机进驻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