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击机的发动机和米格机所用的发动机是在一个工厂里生产的,生产线受规模限制不能同时大量生产两种发动机,由于米格机的表现不尽人意,因此苏联当局无法容忍浪费资源生产一种不成功的飞机,于是最终下令停产米格机。
在 1941 年夏末交付前线米格-3 又作了很多改进,配备了舵面辅助调整片,其 AM-35A 发动机的传动率从 0.902 增加到了
0.732,并且用自动变距螺旋桨替换了 VISH-22E 预调桨距螺旋桨。改进后的米格-3
操纵性、飞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飞机的爬升率和起落性能却下降了。以改装后的 3943 号米格-3 为例,该机海平面最大速度 466
千米/小时,5,000 米高度最大速度 569 千米/小时,7,800 米高度时最大速度 615 千米/小时,飞机爬升到 5,000 米高度耗时 7.1
分钟,1,000 米高度盘旋时间 22 秒,起飞重量 3,299 千克(外挂和 335 千克的外部油箱不计)。
1941 年 8 月,米格-3 产量达到 562 架,创造了苏联战斗机的产量记录,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了战争结束。这 562 架米格-3 加上 7
月生产的 496 架和 9 月份生产的 450 架构成了拦在纳粹空军前方的空中防线,在德军对莫斯科发起的总数达 8,279 架次空袭中,仅有 209
架轰炸机抵达了莫斯科上空。在所有保卫莫斯科的战斗机部队中,第 16、27、34 战斗机团是王牌部队。其中由普卢特斯柯夫上校指挥的第 16 战斗机团在 1941
年下半年共击落 72 架敌机。1941 年 10 月,在友军的策应下,由皮萨克上校指挥的第 27
团成功的攻击了向贝里机动的德军装甲部队。由雷比金上校指挥的第34团也在保卫西线交通线的战斗中声名大振,10 月 22 日,该团冒雨执行了 59 次战斗任务,在
24 场空战中共击落 12 架敌机。后来在莫斯科上空驾机英勇撞击敌机的著名飞行员维克多·卡拉里克辛也在这段时间击落了 5 架敌机。而第 42
团则取得了西线米格战机的最大战绩,在一次为 12 架伊尔-2 护航任务中,他们在奥瑞机场上空击落了 4 架正在起飞的 Bf 109 和 57 架正在降落的 Ju
52 运输机以及至少 60 架停放在机场上的各种飞机,而该团无一损失。
在这段时间内,米格战斗机获得了积极的评价,它的机动性甚至出乎了试飞员的预料,有的飞行员认为它的转弯机动性甚至可以与 I-15
媲美。在一次模拟空战中,米格-3 轻松的击败了扮演敌机的雅克-1 战斗机,而这架米格-3 也因为在模拟空战中动作过猛导致飞机变形而报废。在那段时间内,有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