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起落架、外翼和尾翼,只是对机翼中间部分和机体作了微小的改动。米高扬认为这样将会大大简化飞机投入量产的时间。1941 年 8 月 23
日,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批准了米格-9 的设计方案,尽管米格-9
的低空性能略逊于米格-3AM-38,但是其爬升率和起落性能有了明显改善。米高扬还打算为该机加装两挺 12.7 毫米 UBS
机枪用于对地支援。这个建议很快引起了苏联军方的兴趣,因为尽管同样采用 M-82 发动机的苏-2 短程轰炸机已经试飞,但是军方对其并不很满意。与此同时,M-82
发动机已经通过了国家验收,并在莫罗托夫建立起了生产线。1941 年底,在克服了设计局搬迁带来的巨大困难后,米格-9
终于在古比雪夫投产,因为厂房尚未建成,生产不得不在露天进行。第一飞机厂在搬迁的过程中还生产出了 27 架米格-3,这样整个 1941 年,米格-3 的产量达到了
4,100 架。1941 年 12 月 23 日,第一飞机厂接到了斯大林签署的命令,该命令要求立即停止米格机的生产,全力生产前线急需的伊尔-2
攻击机,米格-3M-82 的发展画上了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