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6 最多可以安装 4 个弹舱油箱,每个容积 946 升
1939 年 6 月 179 型的细节设计完成,7 月 5
日提交陆军莱特机场审核。在所有提交方案中马丁的设计获得最高评价,唯一能与 179 型相比的是北美 NA-62,但 179
型的速度是所有竞争者最快的。马丁凭借良好的声誉和快速交货的承诺,在 8 月 10 日获得陆军 201 架 B-26(179
型的军用型号)订单,9 月 10 日该合同通过核准。同时作为备选方案,北美 NA-62 以 B-25 的型号投产,航空队也订购了 184
架。由于战争气氛越来越紧张,B-26 的生产没有经过原型机阶段,采用边改进边生产的战时体制。

B-26 电子设备示意图
紧接着 9 月 16 日航空队又订购了 139 架增加自封油箱和装甲防护的
B-26A,9 月 28 日又订购了 719 架增加自卫火力的 B-26B,而此时第一架 B-26 都没有生产出来!1940
年前航空队就订购了 1,131 架 B-26,可见当时美国急速扩军的情形。
“火星人”
马丁首席工程师肯.伊贝(Ken Ebel)亲自监督第一架 B-26
的制造。B-26 的半硬壳铝合金结构机身由前中后 3
段组成。机身框架由四根主纵梁,横向圆形隔框,和纵向桁条构成,并在框架外覆盖金属承力蒙皮。带弹舱的机身中段与机翼一起制造。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由液压控制,前轮旋转
90 度收入机鼻,主轮向后收入引擎舱。平尾和垂尾是承力蒙皮悬臂结构,升降舵是金属蒙皮,但方向舵蒙有织物蒙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