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3 计划安装经过改进的 Hispano-Suiza 12Y29
引擎,其在 5,000 米(16,200 英尺)高度的输出功率为 980 马力。IK-3
的机动性被放在比速度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在当时的飞行员中流行这样一种看法:两架战斗机对决时,出色的机动性比速度优势更有意义。
IK-3 可以被看作英德两国新型战斗机设计思想的折衷:IK-3
的主翼面积比飓风或喷火都小,可以在引擎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速度,与 Bf 109 相比,IK-3
的机身更短,盘旋性能因而更加出色。IK-3 的机载武器——1 门桨毂炮与 2 挺机枪全部配置在机身内。
IK-3 的相关技术资料被及时送交南斯拉夫空军,设计方案于 1936
年中期被采用,不过对于这种雄心勃勃的自制现代化战斗机的怀疑导致了无谓的拖延,军方直到 1937 年 3
月底才与罗戈扎斯基公司签署了制造一架原型机的合同。罗戈扎斯基公司在贝尔格莱德的工厂有一个设备齐全,生产经验丰富的木材加工部,可保证原型机主翼、垂直安定面、水平安定面的木制构件与胶合板蒙皮的生产和装配质量。
首架 IK-3 原型机于 1938 年春完工,该机被运到 Zemun
机场进行组装,5 月底进行了首次试飞。IK-3 的试飞任务由试飞大队的 Bjelanovic
上尉负责,第一阶段试飞工作在夏末结束。除了进行细致的飞行评估,机载航炮和机枪也进行了试射。一群被挑选出来的空军飞行员接手了下一阶段的试飞工作,目的是寻找能够最大限度发掘
IK-3 的飞行性能及其适应本土使用的方法。到此为止所完成的各项试飞已经充分证实了三位设计师之前宣称 IK-3
所能达到的性能,其在机动性方面的表现尤为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