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后机身结构因为飞行中的机体震颤而严重损坏,虽然驾驶员乌戈•伊贝罗中士(Sgt.Ugo Ibello)操纵飞机在卡波迪基诺做了成功的迫降,但随即一架 4/JG
3 所属的 Bf 109G-6(编号 W.Nr.18064)在降落中一头撞上了这架倒霉的“射手座”,该机还是不得不报废。八月二十五日,一架 369 中队的
Re.2005 和三架 362 中队的 Re.2005 再次出动,达里奥•西尼奥里尼中尉(Lt.Dario
Signorini)因为所驾驶的飞机发生严重尾部震颤而不得不弃机跳伞。虽然飞行员平安生还,但飞机却是全毁了。
发生这两次事故后,空军立刻禁止所有的 Re.2005 升空,将检查后发现后机身同样有问题的
MM.096101 和 MM.096103 用两架 S.82 运输机送回了雷贾尼厂。虽然在八月二十八日的命令中提到 MM.096106
同样需要回厂修理,但根据空军的记载,该机在九月六日就再次飞上了天,因此这架飞机的受损情况很可能并不严重。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德普拉托在八月二十五奉命到圭多尼亚再次对 Re.2005
做关于俯冲飞行的测试。随即又返回雷焦.埃米利亚机场,在二十七日,二十九日和三十一日这三天里驾驶着 MM.096105
进行了更多的同类测试。根据他五十年代的回忆,当 Re.2005 的时速超过 660
公里/小时后机体便会开始震动,这主要是由于尾翼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达至动态平衡而造成。经过对飞机尾部适当的修改,德普拉托驾驶 Re.2005 成功地在俯冲中达到了
988 公里/小时的高速度,证明了该机机体完全可以承受这些动作。但机体震动的问题在激烈的空战中却依旧时有发生。
最终也很难说 Re.2005
的这一痼疾真正获得了解决。根据在雷焦.埃米利亚所做的研究,应该说对于这一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已经有了答案,但意大利在 9 月 3
日签订的停战协议却使得所有进一步的工作陷于停顿。空军最高司令部在九月八日命令二十二大队及其他单位为准备在夜间逃离拉斯佩齐亚(La
Spezia)的意大利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具体时间和行驶路线早在八月二十六日便发到了这些部队手中),但事情的结果却出乎空军司令部的意料。二十二大队的飞行员根本无法执行新政府的命令,因为他们手中这时只剩下了两架
Re.2005,而且全部在维修中。为了阻止心爱的飞机落入德国人手中,飞行员们只有自行放火将其烧毁。这样,当英国军队终于进入那不勒斯后,他们所能找到的也就只有卡波迪基诺机场上那一堆残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