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昨夜风——洛克希德 F-104“星“战斗机(31)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由于高耸的T 形平尾,加上 F-104

的高速度,使得洛克希德的设计人员认为,常规向上弹射方式很可能造成飞行员与尾翼相撞,从而严重威胁飞行员的安全。为此,洛克希德为 F-104

设计了独特的向下弹射座椅——当然,这种方式并非他们首创,共和的 XF-103

也是如此。但问题是,根据后来的统计数据,大多数弹射都是在低空低速阶段,高空高速弹射是极其罕见的。向下弹射方式使得飞行员在起降阶段和低空难以逃生。连续多次弹射失败之后,洛克希德最终决定重新为

F-104 设计向上弹射的座椅,即 C-2 型座椅。为了防止飞行员弹射后撞尾翼,C-2

座椅的弹射火箭的推力加大了,以缩短飞行员在尾翼前方危险区的停留时间。此外,C-2

座椅还设计了飞行员肢体保护装置:座椅底部的保护拉索挂在飞行靴后跟,一旦弹射程序启动,拉索自动收回,将飞行员双腿拉回以避开上面的仪表板——否则弹射时飞行员的双腿可能会被仪表板切断。

F-104 采用了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 J79

涡喷发动机。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种相当先进的发动机,推重比较高,迎风面积小,耗油率较低,因此被凯利·约翰逊选中作为 F-104 的首选动力。其改进型后来在

F-104 后期型、F-4、以色列“幼狮”战斗机甚至 F-16 的出口简化型 F-16/79 上都得到应用。在利用 J79 的强大推力,F-104

的最大平飞速度可以达到 M2 以上。为了和这种先进的发动机匹配,F-104 采用 3

维多波系超音速可调进气道。利用半圆锥形的激波锥前后移动调节进气道喉道面积,配合放气系统和旁通系统,使得进气道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都能满足发动机的要求。这种设计在今天很多人看来都很平常甚至早已过时,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设计却被列入“绝密”。在当时公开的所有

F-104 照片上,其进气口细节全部被保护罩挡住了——那情形倒是和 80 年代末 F-117 和 B-2 刚公开时差不多。

总的来看,F-104

的设计特点就是:高翼载、高推重比(相对当时飞机),特别强调速度、升限、加速和爬升能力。其减阻手段简直发挥到了极致。前缘半径极小的菱形翼型设计,自 F-104

之后再也没有在其它战斗机上见过。这种翼型的高速性能固然不错,但由于前缘半径太小,气流很容易分离,导致飞机失速——偏偏T

形尾翼在大迎角失速状态下效率极低,很可能难以改出——从而限制了飞机的盘旋性能。加上缩小机翼面积导致的高翼载(正常起飞重量时即超过 500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1頁/共40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