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年代三大标准战斗机 F-104(上)、米格-21 (中)、幻影 III
(下)。三者的共同点是具有突出的高速拦截能力。但由于作战要求、设计思想的差异,三种飞机在性能上各有千秋
F-104 的主要型别,攻则具有核突击能力,守则强调截击能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 F-104
的时代,世界始终处于核大战的阴影下。各国军方的主要观点是,未来的战争必然以大规模的核突击作为开场,战略轰炸机和具有核突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将是空军的打击主力。作为应对措施,除了自己也要具有同样的攻击能力外,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这两大机种,则强调截击能力成为必然的结果,而空战格斗被认为早已过时。正因为如此,F-104
才能荣登 60 年代三大标准战斗机之一的宝座。也正因为如此,经济拮据的一些欧洲国家才能咬牙买下仍属“贵重”商品的 F-104,而不是更加廉价、机动性更好的
F-5A/B——虽然后来“自由战士”也在欧洲卖出了一些,但其影响和作用远不如 F-104。
棺已盖,论未定
现在除了意大利还有少量 F-104 外, 其它的 F-104 都已全部退役。从首飞至今近 50
年,F-104 之于世人,早已耳熟能详。但对于这种飞机的评价争论,却是至今仍未平息。
实际上,客观地说,F-104 完全达到了当初的设计指标,如果使用得当,F-104
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 如我们所见到的,F-104
往往被军方用于不恰当的地方:如在越南将这种短航程战斗机用于低空护航;在印巴战争中用于拦截低空飞行的“堪培拉”轰炸机;为满足军方喜好而用于对地攻击……而在真正的空战中,F-104
飞行员又往往弃长就短,与对手进行 F-104 并不擅长的盘旋格斗,而不是发挥自己加速性和爬升能力的优势,采用掠袭战术,战绩自然难以令人满意。很多人批评
F-104 时就指责其盘旋能力不佳。盘旋能力确实是 F-104 的弱项,但盘旋能力不好而成为优秀战斗机的仍不在少数——二战时的 Bf 109、Fw 190
、P-47, 朝鲜战争时的米格-15,它们的盘旋性能都不如对手,但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再说说 F-104 的事故率。F-104 的万时率确实是整个百系列战斗机中最高的。这当中,有
F-104 的设计问题,也有 J79 发动机的可靠性问题,但飞行员的训练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前所述,F-104
机翼容易失速,而且一旦失速就很难改出。这使得飞行员在操纵飞机时需要较高的技巧——特别是在着陆阶段。但如果操纵得当,F-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