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布里斯托尔“晨星”以及 1* 450 马力布里斯托尔“木星”等。参数表翼展: 52 英尺 10 英寸机身长: 34 英尺 10 英寸(“晨星”型)机身高: 9 英尺 0 英寸最大起飞重量: 5,000 磅 (“晨星”型);5,000
磅 (“山猫”型)有效载荷: 800 磅 (“山猫”型)最大速度: 118 英里/小时 (“晨星”型)
;114 英里/小时
(“山猫”型)巡航速度: 100 英里/小时 (“山猫”型)着陆速度: 45 英里/小时 (“山猫”型)
H.P.34 “野兔”(Hare)

1928 年 2 月 24 日首飞的“野兔”是佩季公司生产的首架装有“一倍半”机翼(sesquiplane wing,即上翼的长度相当于下翼长度的
1.5 倍)的飞机,这种机翼设计后来被应用于该公司的其它飞机,如“古格努克”和“汉尼拔”等,“野兔”式飞机机翼间没有张线且机翼撑杆的安装角度较大。H.P.34
是按技术规范 23/25(要求设计具有良好高空性能的双座陆基轰炸机)的要求制造的,其原型机(编号 J8622)装备一台 485 马力布里斯托尔“木星”VIII
套阀式引擎,上翼前缘有自动缝翼,武器包括一挺固定于座舱左侧的维克斯机枪和一挺安装在环形枪架上的刘易斯机枪,所载炸弹挂在机翼下方的挂架上。
原型机在试飞初期没有配备前缘缝翼,使用 4
叶螺旋桨,垂尾和方向舵的面积较大,后来该机换装了双叶螺旋桨并采用较小的垂尾和加高的方向舵,出于空投鱼雷的需要,该机起落架结构也进行了改动:主轮间的连杆被拿走,由主轮和下翼间增加的撑杆提供侧向支撑力,也是在这一时期,该机开始使用前缘缝翼并增加了副翼的弦长,缝翼开始只存在于外段机翼,后来则覆盖了除机翼中央外的整个前缘部分。一段时间以后,J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