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28 年早些时候,英国的帝国航空公司(Imperial
Airways)颁布了一项技术规范,希望获得一种能够开辟空中航线从而将大英帝国联系起来的远程客机,佩季公司幸运地拿到了生产 4 架 H.P.42E
(东方型)以及 4 架 H.P.42W (西方型)的定单,帝国航空公司计划将前者应用于海外航线而将后者应用于欧洲航线,其中 H.P.42W 的公司内部代号为
H.P.45。H.P.42
是一种采用不等长翼展的双翼飞机,全机大量使用金属构造,只有机身后段及机翼表面由织物蒙皮覆盖,两翼间通过大型的“沃伦”撑杆固定,两块水平安定面间装有三垂尾,采用后三点固定式起落架,动力系统为
4 台布里斯托尔“木星”发动机,其中 H.P.42E 使用的是 490 马力(365 千瓦)的“木星”XIF 型,而 H.P.42W
使用的则是带增压器的“木星” XFBM 型,4 台发动机被分别安装在位于上、下翼的发动机短舱里。

H.P.42 的封闭式驾驶舱位于机鼻上端,机身客舱被划分成两个隔间,分别位于机翼前后,其中 H.P.42E(用于印度和南非的航线)的前部客舱可以乘坐
6 人(后来变成 12 人),后部可以乘坐 12 人,虽然 H.P.42W(用于欧洲的航线)能装下更多的旅客(前部 18 人,后部 20
人),不过其携带行李的能力相应变小。尽管在地面滑行实验中有颠簸情况出现,H.P.42E 原型机还是在 1930 年 11 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