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00 是 MiG-1 的原型机,这 3
种战斗机都使用直列液冷发动机,外形也很类似
飞机的生产在莫斯科的 301 工厂进行,到 1940 年夏季,共生产了 18 架供部队测试。第 11 歼击机团(团长为
G.科格鲁谢夫)是第一个接收该机的部队。飞行员很乐意接受新型战斗机。该机操纵容易,飞行员从 I-16 转飞 UTI-26 教练机几乎无需熟悉过程。模拟空战显示
I-26 完全优于波利卡尔波夫战斗机。尽管未安着陆指示灯,飞机凭借机场照明成功的进行了夜间降落。5 架供部队测试的战斗机参加了 1940
年红场的十月革命检阅。直接受命于国防部长伏龙希罗夫,对该机进行试飞评估的试飞员 A.雅基莫夫对 I-26
的评价是:从操纵性能看,这架飞机似乎更象初级教练机,而不是战斗机。
另一方面,部队测试也暴露了一些新的严重缺陷,例如俯冲时座舱盖卡住无法打开;起落架的着陆轮不够坚固等。

UTI-26,I-26 的双座教练型
与此同时,第三架原型机 I-26-3 也交付测试。很多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的 I-26-3 最大俯冲速度达 635
公里/小时,原先的机动过载限制也取消,在 1,000 米高度 360 度盘旋的时间为 20-21 秒。飞机的起飞重量增加了 100
公斤,因军方要求加装电台,所以实际重量还将增加。尽管如此,飞机仍保留了良好的操纵性能。1940 年 10 月和 11
月的试飞由试飞员皮奥特.斯特凡诺夫斯基、A.库比什金、A.普罗沙科夫.康斯坦丁.格鲁兹德夫和 A.尼古拉耶夫进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