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堡垒——波音B-17 轰炸机(2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飞行中的

B-17E,从机腹炮塔扁平的轮廓来看,还是较早期的本迪克斯遥控炮塔

编队飞行的陆航训练单位的

B-17E,注意机腹炮塔是斯佩里球形炮塔,由于增加了尾炮,B-17E 延长了机尾

为了在投弹时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增高了垂尾,并在前面还设置了长长的背鳍,另外还大幅增加垂尾的面积。在摈弃了早期的“鲨鱼鳍”垂尾后,飞行堡垒典型的垂尾式样从此出现,外观上看也不再“头重脚轻”了。

首架 B-17E 在 1941 年 9 月 5 日首飞后,波音的生产线立即转产

B-17E,以尽快交付作战单位。

此时美国正在急速扩充军力备战,USAAC 扩编成了陆军航空军(USAAF),波音一家公司 B-17

的产能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于是 USAAF 鼓励其他飞机制造企业如洛克希德威加分部(Vega division of Lockheed)、道格拉斯参与 B-17

的生产。取波音、洛克希德威加分部和道格拉斯的前三个字母,这个规模庞大的生产联盟被人们调侃为“B.V.D.”,正好与一个美国家喻户晓的内衣品牌相同。波音除了在西雅图的主工厂生产

B-17E 外,在堪萨斯州的威奇塔(Wichita)工厂也开始生产;道格拉斯为了生产 B-17E 在加州长滩(Long

Beach)新建了一个工厂,但等到工厂建成,B-17 已经进化到 F 型了。在经历了诸多准备工作后,洛克希德和道格拉斯实际上没有生产过 B-17E,B-17F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4頁/共56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