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堡垒——波音B-17 轰炸机(41)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马力。为了配合较宽的螺旋桨叶片进行顺桨,修改了发动机整流罩的设计。起落架经过加强,允许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 29,484 千克,后期则增加到 32,659 千克。

1943 年 3 月,第

91 轰炸机大队的 B-17F 在德国上空,此时在 B-17 上表面的橄榄绿中加入了中绿色的斑点,美女号也是此涂装

首架 B-17F(41-24340)于 1942 年 5 月 30 日首飞。由于 B-17F

边生产边改进,每一批次出厂的飞机细微之处都有不同,所以引入了生产批次号的概念,批次号以“-”加在型号之后。另外 B-17F 开始由 B.V.D.联合生产,不同厂家之间的批次号可能会重叠,所以又引入了工厂代码的概念,同样以“-”加在批次号之后。波音的西雅图工厂是“BO”,之所以不使用“BS-Boeing

Seattle”是因为“BS”有 Bullshit 之嫌;道格拉斯的长滩工厂是“DL”;洛克希德的威加分部“VE”。B-17

会在机身上标出完整的型号、批次号、工厂代号,以便维护人员能够对应相应的维护文档方便维护。首批 50 架 B-17F 是波音生产的

B-17F-1-BO,波音的第二批 50 架是批次号“5”,第三批 50 架批次号是“10”,但批次号之间并不一定是按照这个间隔。B-17F 的生产总数为

3,405 架,波音制造了其中的 2,300 架,最后的批次号达到“130”。

在收到波音的一架 B-17E

样机和所有的必须的蓝图后,洛克希德的威加分部在加州伯班克(Burbank)洛克希德航空港边缘新建的 A-1 工厂开始生产 B-17F。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1頁/共56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