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架次,与德国空中强盗展开过数千场大大小小的空战,累计击落敌机 3,700
架!大灭了德国人的傲气。也正是通过这场鏖战,使苏联空军渐渐“进入角色”,进而夺得了战略制空权。
之所以苏联空军能够取得决定性的初步胜利,是与苏联航空工业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从这时开始,苏联飞机产量开始超越德国。在全苏航空企业展开的劳动竞赛中,П.В.杰缅季耶夫、П.А.沃罗宁、М.М.卢金、和В.П.巴兰金等企业领导人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政府的褒奖。
当年,全苏飞机产量为 3,500 架已是德国同期总产量的 1.38 倍。而航空发动机生产了 49,000 台,较 42 年多出 11,000
台。更重要的是,一批高质量的新式战斗机开始服役,以改善部队的战斗力。它们是拉-5、拉-7、雅克-9 和雅克-3。在卫国战争的后三年内,苏联飞机平均年产量达到了
40,000 架之多。在战时的主战几种中,伊尔-2 攻击机生产了 39,000 架;雅克系列战斗机生产了 36,000 架;拉系列战斗机生产了 22,000
架;彼-2 轰炸机生产了 11,000 架;伊尔-4 远程轰炸机生产了 6,500 架……

IL-4
发动机始终是飞机的心脏,尽管苏联当时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居其他参战国之下,但她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与改进一直没有放松过。在战时,苏联成立了米库林-图曼斯基发动机设计局,其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