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下的银翼——前苏联航空发展历程(1917-1991)(20)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万架次,与德国空中强盗展开过数千场大大小小的空战,累计击落敌机 3,700

架!大灭了德国人的傲气。也正是通过这场鏖战,使苏联空军渐渐“进入角色”,进而夺得了战略制空权。

之所以苏联空军能够取得决定性的初步胜利,是与苏联航空工业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从这时开始,苏联飞机产量开始超越德国。在全苏航空企业展开的劳动竞赛中,П.В.杰缅季耶夫、П.А.沃罗宁、М.М.卢金、和В.П.巴兰金等企业领导人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政府的褒奖。

当年,全苏飞机产量为 3,500 架已是德国同期总产量的 1.38 倍。而航空发动机生产了 49,000 台,较 42 年多出 11,000

台。更重要的是,一批高质量的新式战斗机开始服役,以改善部队的战斗力。它们是拉-5、拉-7、雅克-9 和雅克-3。在卫国战争的后三年内,苏联飞机平均年产量达到了

40,000 架之多。在战时的主战几种中,伊尔-2 攻击机生产了 39,000 架;雅克系列战斗机生产了 36,000 架;拉系列战斗机生产了 22,000

架;彼-2 轰炸机生产了 11,000 架;伊尔-4 远程轰炸机生产了 6,500 架……

IL-4

发动机始终是飞机的心脏,尽管苏联当时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居其他参战国之下,但她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与改进一直没有放松过。在战时,苏联成立了米库林-图曼斯基发动机设计局,其总设计师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0頁/共4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