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下的银翼——前苏联航空发展历程(1917-1991)(3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到 1965 年,全苏航空科研、设计和生产三个板块统一由航空工业部集中指挥和管理,这是为了防止因为实行经济管理区制度而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政治领导力度。

航空生产带动了航空科研,又进而促进了航空贸易。另外,民航的发展也推动了平民百姓的航空体育娱乐活动。1966年8月,运动员科尔丘加诺娃和马尔捷米亚诺夫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特技飞行大赛上,首次赢得了世界冠军的称号。而雅克-18

泼爱姆(Як-18ПМ)飞机,则被公认为东方国家最优秀的体育运动飞机。

自从苏联海军诞生了她的航空兵之后,由卡莫夫设计的直升机几乎成为苏联舰载机的代名词。而他的第一力作卡-25(Ка-25),是从 1966

年开始进入海上服役的。卡莫夫对直升机的共轴式布局独有情锺,他的一系列杰作和米里设计师带尾桨的单旋翼布局直升机在苏联境内可以说是平分秋色。而且分别形成了苏联海、空军两大军种各自采购和列装的首选系列。而由卡莫夫独创的共轴式直升机已独领风骚数十年,在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苏联国防部长在 1966 年召开的苏共 23

大报告中讲到:“要继续用新的和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武装苏联空军”。……“新的高效率配套的截击战斗机已经研制出来,并装备到部队;远程航空兵发生了质的变化;前线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和导弹载机、特别是军用运输机,大部分已经得到了更新”。这是对六十年代苏联军用航空科技水平的一个精炼的总结与评价。

西方阵营国家因此哀叹道:“由于政治上的灵活性、制度上的集中性和相当程度的技术原因,苏联从 1945

年战后开始,不仅以非常有效的方法赢得了对于航空产品质量上的挑战和意想不到的关于喷气技术的挑战,而且还在短短二十年内,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无人能与之匹敌的一流航空大国。人们不得不承认,到六十年代中后期,除部分民用航空器以外,苏联在先进军事飞机各领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苏联迅猛发展的军事航空和军事航空器的生产能力,使西方国家军队以及西方国家航空工业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焦虑。

如果说,1966 年的土希诺航空展曾令西方对苏联的航空潜力不得不刮目相看的话,那么 1967 年 7 月 9

日在多莫杰多尔机场举办的苏联航空大检阅,则足以令西方国家大跌眼睛。因为“几乎在转眼之间”,苏联人毫不掩饰地向世人再次展示了完全由他们独立研制的一系列用途各异的飞行器。它们包括垂直起落喷气式战斗机雅克-36(Як-36)、超音速战斗机米格-21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6頁/共4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