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下的银翼——前苏联航空发展历程(1917-1991)(31)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Tu-95

当世界喷气航空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其主要技术象征就是超音速飞行。在潜在对手美国面前,苏联当然不甘落后。1954

年,在经过许多次曲折和试验之后,苏联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9(Миг-19)终于顺利进入批量生产。它成为世界上最早踏入实用化阶段的超音速军用飞机之一(另一种型号当推美国的

F-100“超级佩刀” )。时至今日,米格-19

和它的发展型号仍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使用。

和其它的航空先进国家一样,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进步,苏联为作战飞机、特别是战斗机配备雷达及火控设备已成必然趋势。1955

年,在对比试飞了伊-300(И-300)、拉-200(Ла-200)和雅克-25(Як-25)三种战斗机的验证型号之后,雅克-25

被选中投产并进入现役。这种双发双座的喷气式全天候战斗机成为苏联最早安装搜索雷达的作战飞机。与此同时,苏联的第一代空对空导弹和空对地导弹也开始装备这些飞机,这使得空战武器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Yak-25

50

年代中期、在同时装备苏联空军的第二代喷气式作战飞机中,除了苏联最早的超音速歼击机米格-19(Миг-19)之外、当然还应该包括前面说到的喷气式前线轰炸机伊尔-28(Ил-28)和喷气式中远程轰炸机图-16(Ту-16),于是,苏联军用飞机“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喷气化改装!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1頁/共4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