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下的银翼——前苏联航空发展历程(1917-1991)(39)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日,当其中的一架在巴黎航空展上正展开它三角剑一般的巨翼,呼风唤雨、大出风头之际,突然当着数以万计观众的面重重地坠毁在跑道旁。……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苏联的

SST 计划从此一蹶不振。但尽管如此,图-144 仍在 1978 年 6 月 1 日之前实现了 102 次载客商业飞行,空中飞行时间累计 181

小时。虽然此后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一律转为邮政飞行,但苏联在这方面的大胆尝试依然值得称道。图-144

虽然没有获得大规模应用(西方的“协和”式也难逃此运),但苏联在其它大量新一代常规民用机的开发领域里却表现得异常活跃,这些新型旅客机从七十年代开始迅速充斥国内与国外民航市场,其中较重要的机型有图-154(Ту-154)和伊尔-62(Ил-62)干线旅客机、伊尔-76

货机、以及军民两用直升机米-6(Ми-6)及米-8 等等。

Tu-144

此时在苏联军界,作战飞机的研制和使用其实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虽然苏联好久以前就取消了专门的(对地)攻击航空部队,但迫于世界航空作战思想的变迁与更新,苏联仍在

1971 年恢复为部队生产和提供了新一代主要用于对地攻击的战术飞机,它的具体型号是苏-17(Су-17)。其后续改型则是苏-20

和苏-22,攻击机的列装和不久之后武装攻击直升机相继进驻海外基地,表明苏联武装力量已经越来越重视战争中航空兵对地面的直接支援作战和空中“遮断” 作战。到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9頁/共4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