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下的银翼——前苏联航空发展历程(1917-1991)(4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747 或欧洲“空客”相媲美的巨型民航机,同时也是首架采用西方那种翼吊式发动机气动布局的苏联喷气客机。这种 350

座以上级别的洲际飞机即使在今天,仍牢牢占据着俄罗斯最大旅客机的宝座。正是在这一年,苏联民航将它的航线触角延伸到 90 多个国家。该年度国内、国际航线已多达

4,400 余条。而国内年客运总周转量高达 1,606 亿人公里,年货运周转量达到了 30.9 亿吨公里,喷气动力的旅客机在支线航空网的占有率已高达

99%。所以说,苏联民航真正跨入了“纯喷气时代”。

IL-86

为适应并跟上世界地面战争的特点和需要,1981 年,在苏联军队里第一次组建了陆军航空兵。两年后,它已经从空军中彻底独立并划分出去。

如果说苏联人一贯喜欢什么事儿都要“做大”的话,那么世界上(直到今天也是)最大的直升机非米里设计局的米-26(Ми-26)莫属。作为一种演示,也作为一种夸耀,一架巨大的米-26

由阿尔费罗夫机组驾驶,曾在皮德科夫纳创造了吊挂 56,769.76 公斤重物升到 1,999.49

米高度的世界直升机绝对记录。其实,和许多其他苏联航空器一样,它后来又不断创造了多项世界飞行记录。苏联航空产品也许在电子、机载设备和动力装置方面还稍稍逊色于西方个别发达国家,但就单纯的飞行性能而言,苏联飞机绝对可以一手遮天下。

以 1983 年为例,苏联花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开支约为 2,350 亿美元,它相当于美国同期的 130%。在该年度新投产的 18

第一頁    上一頁    第43頁/共4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